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澳洲时闻

澳洲时闻 News from Australia

澳央行宣布: 苦日子终于要结束! 澳元强势反弹, 澳洲政府周五开始发钱!

//前言//

三年鏖战,

澳洲终于迎来转折!

央行传递利好,

澳元强势反弹,

政府加码福利,

数百万家庭生活迎来曙光!

 

#01

澳央行宣布重磅好消息:

澳洲人的恶战要结束了!

 

在长达三年的高通胀阴霾下,澳大利亚终于迎来了曙光!

 

澳央行(RBA)首席经济学家Sarah Hunter近日释放了重磅信号:澳洲人面临的这场恶战即将胜利!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

 

Sarah Hunter在本周的讲话中表示,澳洲经济正在逐步接近理想状态——既维持低通胀,又确保就业稳定。

 

她强调,目前通胀水平已经接近央行2%3%的目标区间,而失业率保持在4.2%左右,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喘息机会

 

 

Hunter透露,平均工资增速已经超过了物价上涨,这意味着澳洲人手里的收入正在逐渐恢复购买力。与此同时,去年开始实施的第三阶段减税措施,加上三次降息,正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摆脱生活成本的重压。

 

她直言:

 

image.png 

我们认为,过去几年家庭经历的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。现在的基本面正在好转,大家正在迎来新的平衡点。

image.png 

回顾这场恶战,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

 

那一年,全球能源价格飙升,加上疫情后消费需求的反弹,通胀像脱缰野马般在澳洲迅速上扬。2022年底,澳洲通胀一度接近8%,创下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。

 

为了压制这股势头,澳央行自20225月起启动了近代史上最猛烈的加息周期。

 

202311月,现金利率已连续上调13次,众多背负房贷的家庭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 

高通胀与高利率的双重夹击,令家庭预算承压,生活成本压力骤增。

 

 

不过,从2024年开始,通胀逐渐出现回落迹象。伴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,央行在过去一年里累计三次降息,目前现金利率已降至3.6%

 

市场预计,到2026年年中,还可能迎来一到两次进一步的降息。这一趋势不仅缓解了购房者和家庭的债务压力,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更有信心。

 

不过,Hunter也提醒公众,不应掉以轻心。她指出,央行仍担心通胀可能反弹,或者反向过度下行,低于目标区间的中点。

 

前者可能再度加重生活成本,后者则可能导致经济动力不足和就业市场走弱。

 

经历了三年的高物价与高利率折磨,澳洲家庭终于看到通胀退潮的希望。工资增长超过物价、税收减免落地、房贷利率回调,这些因素让许多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。

 

而最近几个月,澳元也在以迅猛的涨势回升。

 

#02

澳元强势反弹高位,

G10表现最亮眼一员

 

2025年以来,澳元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。

 

在经历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解放日关税冲击带来的低迷后,澳元不仅走出了阴霾,更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了惊人反弹!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The Australian

 

最新数据显示,4月初触及低点以来,澳元已上涨近12%,成为G10发达经济体货币中表现最亮眼的一员。

 

这一走势不仅源自美元的走弱,也反映出澳大利亚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独特支撑力。

 

image.png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新浪财经

 

而今日澳元汇率有小幅回落,澳元兑人民币下跌至4.7461;澳元兑美元下跌至0.6675

 

但整体来看,依旧保持在几个月以来的高位。

 

在外汇市场,利率差与美元的强弱往往是主导货币走势的关键因素。

 

过去四个月,澳元的升值主要依靠美元的回调。但进入9月,情况出现明显变化:澳元不仅对美元升值,更对除挪威克朗外的几乎所有G10货币都实现了上涨,显示其反弹基础更为广泛。

 

从利率角度来看,美国经济增速放缓,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一年半内累计降息150个基点,使联邦基金利率回到3%左右的中性水平

 

相比之下,澳大利亚、英国和加拿大的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,欧洲央行的宽松周期也接近尾声,这让美元失去了利率优势。

 

正如西太平洋银行全球经济学家Elliot Clarke所言,

 

image.png 

市场的利率定价正牢牢站在美元的对立面。

image.png 

除了美元因素,大宗商品行情同样助推了澳元的强劲复苏。

 

铁矿石价格持续稳定在每吨105美元以上,中国钢铁产量回升、全球供应紧张成为关键支撑。同时,黄金屡创新高,吸引资金流入这一传统避险品种,而黄金价格上涨历来对澳元形成利好。

 

再加上人民币走强带动新兴市场资金回流,澳元受益于整体风险偏好的提升。

 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投机市场此前对澳元的空头仓位接近历史高位,如今随着汇率突破区间,空头回补也进一步推高了价格。

 

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外汇研究主管Ray Attrill指出:

 

image.png 

铁矿石坚挺、黄金上涨、人民币走高以及强劲的二季度经济表现,都为投资者提供了看多澳元的理由。

image.png 

//前言//

三年鏖战,

澳洲终于迎来转折!

央行传递利好,

澳元强势反弹,

政府加码福利,

数百万家庭生活迎来曙光!

#01

澳央行宣布重磅好消息:

澳洲人的恶战要结束了!

在长达三年的高通胀阴霾下,澳大利亚终于迎来了曙光!

澳央行(RBA)首席经济学家Sarah Hunter近日释放了重磅信号:澳洲人面临的这场恶战即将胜利!


Sarah Hunter在本周的讲话中表示,澳洲经济正在逐步接近理想状态——既维持低通胀,又确保就业稳定。

她强调,目前通胀水平已经接近央行2%3%的目标区间,而失业率保持在4.2%左右,几乎达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。

更重要的是,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喘息机会

Hunter透露,平均工资增速已经超过了物价上涨,这意味着澳洲人手里的收入正在逐渐恢复购买力。与此同时,去年开始实施的第三阶段减税措施,加上三次降息,正帮助越来越多的家庭摆脱生活成本的重压。

她直言:

 

我们认为,过去几年家庭经历的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。现在的基本面正在好转,大家正在迎来新的平衡点。

回顾这场恶战,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

那一年,全球能源价格飙升,加上疫情后消费需求的反弹,通胀像脱缰野马般在澳洲迅速上扬。2022年底,澳洲通胀一度接近8%,创下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。

为了压制这股势头,澳央行自20225月起启动了近代史上最猛烈的加息周期。

202311月,现金利率已连续上调13次,众多背负房贷的家庭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高通胀与高利率的双重夹击,令家庭预算承压,生活成本压力骤增。

不过,从2024年开始,通胀逐渐出现回落迹象。伴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,央行在过去一年里累计三次降息,目前现金利率已降至3.6%

市场预计,到2026年年中,还可能迎来一到两次进一步的降息。这一趋势不仅缓解了购房者和家庭的债务压力,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更有信心。

不过,Hunter也提醒公众,不应掉以轻心。她指出,央行仍担心通胀可能反弹,或者反向过度下行,低于目标区间的中点。

前者可能再度加重生活成本,后者则可能导致经济动力不足和就业市场走弱。

经历了三年的高物价与高利率折磨,澳洲家庭终于看到通胀退潮的希望。工资增长超过物价、税收减免落地、房贷利率回调,这些因素让许多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。

而最近几个月,澳元也在以迅猛的涨势回升。

#02

澳元强势反弹高位,

G10表现最亮眼一员

2025年以来,澳元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。

在经历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解放日关税冲击带来的低迷后,澳元不仅走出了阴霾,更在短短数月内完成了惊人反弹!

最新数据显示,4月初触及低点以来,澳元已上涨近12%,成为G10发达经济体货币中表现最亮眼的一员。

这一走势不仅源自美元的走弱,也反映出澳大利亚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独特支撑力。

而今日澳元汇率有小幅回落,澳元兑人民币下跌至4.7461;澳元兑美元下跌至0.6675

但整体来看,依旧保持在几个月以来的高位。

在外汇市场,利率差与美元的强弱往往是主导货币走势的关键因素。

过去四个月,澳元的升值主要依靠美元的回调。但进入9月,情况出现明显变化:澳元不仅对美元升值,更对除挪威克朗外的几乎所有G10货币都实现了上涨,显示其反弹基础更为广泛。

从利率角度来看,美国经济增速放缓,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未来一年半内累计降息150个基点,使联邦基金利率回到3%左右的中性水平

相比之下,澳大利亚、英国和加拿大的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,欧洲央行的宽松周期也接近尾声,这让美元失去了利率优势。

正如西太平洋银行全球经济学家Elliot Clarke所言,

 

市场的利率定价正牢牢站在美元的对立面。

除了美元因素,大宗商品行情同样助推了澳元的强劲复苏。

铁矿石价格持续稳定在每吨105美元以上,中国钢铁产量回升、全球供应紧张成为关键支撑。同时,黄金屡创新高,吸引资金流入这一传统避险品种,而黄金价格上涨历来对澳元形成利好。

再加上人民币走强带动新兴市场资金回流,澳元受益于整体风险偏好的提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投机市场此前对澳元的空头仓位接近历史高位,如今随着汇率突破区间,空头回补也进一步推高了价格。

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外汇研究主管Ray Attrill指出:

铁矿石坚挺、黄金上涨、人民币走高以及强劲的二季度经济表现,都为投资者提供了看多澳元的理由。

安保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Shane Oliver 认为,澳元目前仍被低估,其合理价值约在0.73美元,因此未来仍有上行空间。

他强调,澳美利差的扩大历来推动澳元走强,而当前的市场条件与这一规律相符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

欧洲货币受财政可持续性担忧拖累,加元在预期降息前走软,日元则因政治局势而表现疲弱。这些背景虽然短期内凸显了澳元的相对优势,但若全球风险情绪逆转,资金撤离高风险资产,澳元也将难以独善其身。

#03

澳洲政府重大调整,

500万人将受益

随着物价上涨压力逐渐缓解,澳大利亚政府还传来一则好消息:从本周五(920日)开始,数百万领取养老金、租房补贴、单亲补助以及失业救济金的民众,将迎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!

这项调整将惠及约500万人,帮助他们抵御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。

根据人力服务部的最新通知,本轮调整覆盖范围广泛,包括养老金(Age Pension)、看护补助(Carer Payment)、租房补贴(Rent Assistance)、青年津贴(Youth Allowance)、以及求职者补助(JobSeeker)。

养老金

单身老人每两周将增加29.70澳元,总额达到1178.70澳元。

夫妻养老金合计每人增加22.40澳元,两周领取额达到888.50澳元。

育儿补助

单亲家长将增加16.20澳元,每两周领取1039.70澳元。

已婚家长则提升11.40澳元,达到734.40澳元。

租房补助

单身人士增加3.40澳元,达到215.40澳元。

夫妻增加3.20澳元,达到203澳元。

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单亲家长则将多领4.48澳元,补贴额达到286.02澳元。

求职者补助(JobSeeker

年满22岁、无子女的单身人士将增加12.50澳元,两周总额达到793.60澳元。

澳洲的社会保障体系设计有一项重要原则:福利支付必须跟上通胀,避免因物价上涨而缩水

这一系列调整虽然金额不算巨大,但对于固定收入人群而言,却能有效缓解日常开销压力。

最后

从抗通胀到汇率反弹,

再到福利提升,

澳洲经济正走向新平衡。

未来虽仍有挑战,

但曙光已经出现,

澳洲民众的信心也在回归,

好日子终于要回来了!

安保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Shane Oliver 认为,澳元目前仍被低估,其合理价值约在0.73美元,因此未来仍有上行空间。

 

他强调,澳美利差的扩大历来推动澳元走强,而当前的市场条件与这一规律相符。

 

但需要注意的是,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。

 

欧洲货币受财政可持续性担忧拖累,加元在预期降息前走软,日元则因政治局势而表现疲弱。这些背景虽然短期内凸显了澳元的相对优势,但若全球风险情绪逆转,资金撤离高风险资产,澳元也将难以独善其身。

 

#03

澳洲政府重大调整,

500万人将受益

 

随着物价上涨压力逐渐缓解,澳大利亚政府还传来一则好消息:从本周五(920日)开始,数百万领取养老金、租房补贴、单亲补助以及失业救济金的民众,将迎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!

 

这项调整将惠及约500万人,帮助他们抵御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压力。

 

根据人力服务部的最新通知,本轮调整覆盖范围广泛,包括养老金(Age Pension)、看护补助(Carer Payment)、租房补贴(Rent Assistance)、青年津贴(Youth Allowance)、以及求职者补助(JobSeeker)。

 

 

养老金

单身老人每两周将增加29.70澳元,总额达到1178.70澳元。

夫妻养老金合计每人增加22.40澳元,两周领取额达到888.50澳元。

 

育儿补助

单亲家长将增加16.20澳元,每两周领取1039.70澳元。

已婚家长则提升11.40澳元,达到734.40澳元。

 

租房补助

单身人士增加3.40澳元,达到215.40澳元。

夫妻增加3.20澳元,达到203澳元。

三个及以上孩子的单亲家长则将多领4.48澳元,补贴额达到286.02澳元。

 

求职者补助(JobSeeker

年满22岁、无子女的单身人士将增加12.50澳元,两周总额达到793.60澳元。

 

澳洲的社会保障体系设计有一项重要原则:福利支付必须跟上通胀,避免因物价上涨而缩水

 

这一系列调整虽然金额不算巨大,但对于固定收入人群而言,却能有效缓解日常开销压力。

 

最后

从抗通胀到汇率反弹,

再到福利提升,

澳洲经济正走向新平衡。

未来虽仍有挑战,

但曙光已经出现,

澳洲民众的信心也在回归,

好日子终于要回来了!



服务时间:周一到周五 9AM-5:30PM
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
MARA Code of Conduct | 关于我们 | 服务项目

Copyright © 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