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澳洲时闻

澳洲时闻 News from Australia

澳元, 9个月新高! 上涨10%, 竟是假象!

//前言//

澳元汇率飙升10%

还创下九个月新高

看似走强,

实则竟是货币幻觉

海淘更贵、

旅行更花钱,

澳元真的升值了吗?

 

#01

澳元汇率持续上升,

达到9个月新高

 

 

澳元兑美元汇率创下9个月新高。媒体纷纷解读为澳元走强、经济稳健的信号,甚至有机构预测年底可升至0.70

 

然而,不少澳洲人却有相反的感受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新浪财经

 

724日,澳元兑美元汇率冲上0.6603,创下自202411月以来的9个月新高。

 

本轮澳元上涨,更多是由外部因素推动。

 

随着美国与日本、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达成贸易协议,市场对特朗普政府与欧盟达成新协定的预期升温。

 

同时,中美将在瑞典举行新一轮关税谈判,缓解了全球贸易战的紧张氛围,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。作为典型的风险货币,澳元因此受益走强。

 

另一方面,澳洲央行的鹰派立场也提供了支撑。

 

央行会议纪要显示,大多数成员在看到通胀确实放缓之前,不愿提前降息。行长布洛克更在公开场合表示,出现严重贸易战的可能性已降低,并暗示未来的降息幅度可能不会很大。

 

这番言论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澳元,进一步推升了汇率。

 

 

然而澳元的高光时刻也未必持久。

 

澳洲联邦银行指出,澳元未来仍将受到贸易战消息的影响。若美欧或中美谈判陷入僵局,市场避险情绪上升,将迅速打压澳元。

 

西太平洋银行和澳洲国民银行的预测则较为乐观,预计2025年底澳元将涨至0.67甚至0.70,但这一走势依然建立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趋稳的假设之上。

 

#02

海淘越来越贵,

澳元升值是假象?!

 

然而,最近不少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明明汇率显示澳元走强,但一打开购物网站或者计划旅游,才发现钱包里的澳元似乎越来越不值钱。

 

海淘变贵了,去欧洲、日韩旅行更花钱了,甚至连买奢侈品也不再划算

 

澳元真的升值了吗?

 

 

表面上看,澳元兑美元在2025年内上涨了超过10%,听起来像是澳元强势回归的标志。

 

但很多人在海外网站海淘或计划前往欧洲旅行时,却发现澳元的购买力并没有明显提升,甚至感受到的是越来越贵

 

如果将目光仅聚焦在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上,确实可以看到澳元表现亮眼。然而,汇率的变化从来不只是单边的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新浪财经

 

美国在特朗普再次上台后,政策动荡频繁,频繁发动贸易争端、滥用金融制裁,加上财政赤字高企,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出现动摇。

 

事实上,欧元、日元、瑞士法郎等几乎所有主要货币在今年也都对美元大幅升值。尤其是欧元,兑美元涨幅超过15%

 

澳元也只是顺带升了一点

 

这说明问题并不出在其他货币变强,而是美元自身的系统性下滑。

 

 

所以如果将澳元和其他货币进行比较,会发现澳元的购买力并没有增强,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在下滑。

 

这意味着,在非美元国家海淘、出国旅游或海外投资,澳洲人的成本正在悄悄增加

 

这也解释了为何越来越多的澳洲华人感觉到海淘越来越贵了:因为澳元相对其他货币并没有升值,反而显得更弱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新浪财经

 

以欧元为例,今年以来欧元兑澳元大幅升值,直接导致澳洲人在欧洲购物的成本飙升。

 

同样的商品,去年买可能还觉得便宜,今年却要多付出一两成。

 

另一方面,澳元兑人民币虽然整体趋势上升,但汇率走势并未出现明显反弹。

 

20253月至今,澳元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4.7左右波动,虽从阶段低点4.32略有回升,但仍远低于历史均值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新浪财经

 

这种虚假升值的背后,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——澳洲经济对资源出口依赖严重,制造业几乎消失,生产能力低下,导致澳元的内生实力非常有限。

 

即使短期兑美元表现尚可,但缺乏产业支撑和出口多元化的澳洲货币,其长期强势基础依旧脆弱。

 

#03

虚假强制暗藏泡沫危机,

影响全澳所有人生活

 

澳元对美元上涨的表象,实则掩盖了对澳洲人生活更深层的影响。

 

尽管汇率数字上看似强势,但澳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贬值,却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澳洲人的购买力。

 

这种假升值不仅体现在海淘和旅游成本的上升,更在各个生活细节中留下隐忧。

 

image.png 

图片来源:IG

 

澳洲是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,从电子产品、家电,到日用品和汽车零部件,大量商品来自欧盟、日韩和中国。如果澳元兑这些货币走弱,即便对美元升值,也无法减轻澳洲消费者的支出压力。

 

进口商品涨价最终反映在超市货架、网购平台和商场账单上,让普通人切实感受到生活成本的上扬。

 

更复杂的问题在于央行的政策空间。面对表面升值的澳元,澳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容易受到误导。

 

一方面,澳元强势可能抑制出口、打压资源产业;

 

另一方面,兑非美元货币的弱势又推高了进口通胀,使得澳洲同时面临增长乏力和物价上升的双重压力。

 

这种货币错位使央行处于两难境地,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了企业投资和家庭借贷行为,让整个经济的稳定性下降。

 

对企业而言,特别是依赖进口原材料或跨境物流的中小型商家,澳元相对贬值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攀升。

 

他们面临着利润压缩、市场需求疲软、无法完全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困境,不少企业不得不选择削减服务、裁员,甚至关门。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因此停滞甚至倒退,进一步削弱了消费力。

 

此外,澳元缺乏实质性经济支撑的强势,也引发了国际资本的疑虑。

 

外资对澳洲股市和房产的兴趣开始降温,尤其是在强澳元背后并无制造业复苏或产业升级支撑的现实下,这种资本撤离的趋势可能会反噬国内资产市场。

 

对依赖股息收入和养老金回报的普通人来说,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退休质量与生活保障。

 

澳元的虚假强势并不是一个数字游戏那么简单,它是汇率背后真实经济实力的投射,也是每一个澳洲人钱包和生活质量的缩影。

 

在全球货币体系剧烈动荡的今天,澳洲若无法建立起更具韧性的经济结构,澳元的每一次升值,都可能只是掩盖问题的泡沫。

 

 

最后

澳元的上涨,

从国际大背景看,

更像是美元信用滑坡带来的相对升值

对于澳元来说,

现在的升值,

更像是一种货币幻觉

而非实质性走强。



服务时间:周一到周五 9AM-5:30PM
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  • 欢迎咨询

MARA Code of Conduct | 关于我们 | 服务项目

Copyright © 2019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